更换背景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收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进行时
以共同现代化进一步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3-26 09:38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分享到:

/website-webapp/ewebeditor/uploadfile/bd8d6dac5206476f9082c827ab5d427d

2024年10月27日,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闭幕式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宁夏银川举行,本届论坛达成合作项目35个,涉及金额112亿元人民币。图为签约仪式现场。(中新社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中国周边地区曾有过辉煌时代,但被西方殖民者侵略和统治后,沦为现代化的落后者和追赶者。总体而言,中国周边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现代化的探索阶段,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百多年来,中国通过自主实践找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各国应携起手来,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这一宏伟愿景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面对周边形势新变化,中国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周边国家携手推进现代化,进一步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第一,携手推进和平发展的周边国家共同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将为周边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带来更多确定性和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将推动周边国家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一是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周边国家一起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支持和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和架构,积极推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机制、亚信会议、“中国+中亚五国”机制、东亚合作机制等的作用,推动构建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亚洲地区安全架构。二是坚持由易而难,从非传统安全合作切入,继续完善反恐、金融稳定、公共卫生等领域合作机制,并在地区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粮食安全等领域构建合作平台和机制,如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为示范引领,通过非传统安全合作积累信任,并逐步扩展到传统安全领域。三是创新思路手段,以区域组织集体行动方式,增强区域组织协调和斡旋作用,开展联合维和与维稳行动,推动对周边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介入和及时公正有效解决。

第二,携手推进互利合作的周边国家共同现代化。周边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中国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在周边地区取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周边国家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一是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推动RCEP扩员升级,力争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与更多周边国家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完善区域自贸网络,打造共同大市场。二是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工业4.0计划对接,发挥中日韩经济互补优势,深挖中亚五国市场潜能,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三是通过中吉乌铁路项目开工、中越跨境标轨铁路合作项目、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以及跨境陆缆和海底光缆建设等优先推进同邻国联通走廊项目,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增强中国对周边市场的辐射力,将中国打造成周边国家最终消费市场之一,以中国的市场机遇带动周边国家的现代化。

第三,携手推进共同繁荣的周边国家共同现代化。周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有发达经济体,也有新兴经济体,还有许多最不发达国家。在联合国2023年最不发达国家名录中,中国周边就有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东帝汶8个国家,占到周边国家总量近三分之一。习近平主席指出,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一是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发展援助,推动“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补上周边各国现代化的短板。二是加强数字领域合作,缩小“数字鸿沟”。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南北差距在数字化的放大效应下有不断拉大的风险。中国要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加大与周边国家数字合作,推进5G、云计算、数据空间、跨境电商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让数字经济成为周边国家实现弯道超车的追赶赛道。三是加强与周边国家文明互鉴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文章节选于《当代世界》2025年第2期《以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周边命运共同体》,注释略;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办: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电话:0833-5521607

网站标识码:5111810008             蜀ICP备05015831号-1         备案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49号

网站声明 | DOTA2竞猜都用雷竞技 | 网站地图

Baidu
map